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︱余玉花:马克思的观点给我很大启示

澎湃新闻

【编者按】

2020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“突出贡献奖”揭晓,9位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在高校公共政治课教育教学一线工作,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、尚健在的本市老专家获此殊荣。澎湃新闻拟发布“突出贡献奖”获奖学者系列稿件,本文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、公民发展与现代德育研究中心主任余玉花篇。

“38年了,做这个工作,我觉得就是尽一份教师的本分。我一直秉持清清白白做人、认认真真做事,这是一份职业,就应该做好它。”谈及自己的教育生涯,余玉花这样说。

受访者供图 

华东师范大学教授、公民发展与现代德育研究中心主任,现年67岁的余玉花至今仍工作在教研一线岗位上。如今,除了每学期给学生上课近150课时,余玉花还要领衔国家重大项目:爱国主义保障的法律体系研究和上海女性议题的课题研究。年轻时在东北插队落下了脉管炎、久病难医,近年来血压也高了上去,但这些都不妨碍她积极地面对学习、工作与生活。“我觉得马克思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、指导,就是客观地去面对问题、解决问题,而不是怨天尤人。”余玉花告诉澎湃新闻记者。

年轻时上山下乡:见缝插针地自学

16岁时,余玉花便去了黑龙江瑷珲县插队。

“那时候都是热血青年,时代在变,对人的要求不一样。”余玉花回忆说。

她参加的是武装民兵。“就是一手拿枪、一手拿锄,有一点民兵训练,我在黑龙江的时候,长枪、短枪都打过,但种地为主。”后来,她又做了半脱产的会计工作,一边继续下地。

余玉花至今仍记得当时环境的艰苦,但她也觉得很受益。“年轻的时候吃点苦,对后来的学习、工作都是有帮助的。”余玉花觉得,短短的4年对自己来说锻炼很大,培养了自己不怕吃苦的品性。

1969年12月的一天,户外温度将近零下30℃,余玉花和伙伴们从村子里去山里打谷子,每天早晚是拖拉机接送他们,但那一天,拖拉机因为掉进沟里,很晚才到。

“我们就在山里面等,那多冷, 虽然拢着火,真的是火烤胸前暖,风吹背后寒。”余玉花回忆,那次回村以后,自己的脚就冻坏了,第二天,脚趾盖都掉下来了。当时有学医的插队干部给自己检查,也没有什么定论,自己便带病继续坚持工作。直到1973年冬天回上海探亲,在带队老师的提醒下,余玉花去瑞金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因脚部受冻,已经得了相对比较严重的脉管炎。

繁忙的工作之余,余玉花找到了“见缝插针”的学习机会。

在做大队会计的时候,她发现大队部的地下室里竟然有一大批的书,她便在工作之余,躲在地下室看书。“那时候就想,还是想读书。”余玉花坦言,自己插队时仅仅是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,那时鲜少有读书的机会,有了机会便倍加珍惜。

地下室里都是人文类的书,后来,工农兵学院开始招生,余玉花便让自己上海交通大学的哥哥给自己寄来高中课本,开始自学数理化的知识。

余玉花还记得,有一次在山里面干完活,别人都睡了,自己在搪瓷杯子里面点了蜡烛来看书。毕竟很累,书看看看着,自己便趴着睡着了。突然感觉眼前一片火红,原来是着火了。她赶紧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,手上也被烫出了水泡。

即便条件艰苦,书本里的知识却给了余玉花心灵的慰藉。“读书是自己的一个愿望。”她总是说。

受访者供图 

因为脉管炎,1974年初,余玉花病退回到上海,来到长宁区周家桥街道团委工作。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,她和街道里的青年人一起自学。高考第一年,因为没有基础又报了理科,余玉花以11分之差落榜;第二年,她调整方向选择文科,终于被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录取,如愿以偿开始求学之路。

进入华师大: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

进入政教系两年后分专业,余玉花选择了哲学,在校时,学生们到处去听课。“除了自己本专业的课,我们还特地去中文系去听俄苏文学的课,一下课拼命奔到那边去占位。”直到今天,余玉花仍对当时文学课的老师如数家珍,“那时候就是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。”她回忆。

后来,华东师范大学最早开启了重走红军路的社会实践,余玉花去探访井冈山,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建立起红军的艰难历程,深受震撼。

临近毕业那一年,余玉花开始阅读外国的哲学、文学类书籍,也开始研究国外思潮对中国产生的影响。当时,她跟随导师进行大学生价值观的课题研究,具体负责研究萨特的存在主义价值观,这也成为她本科毕业论文的议题。

受访者供图 

1982年毕业后,29岁的余玉花留校工作,与其他两位老师共同组建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德育教研室。一开始,德育教研室面向全校开设讲座,讲解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、关注的内容,比如人生观、婚恋观等。余玉花由此成为全国最早的德育课老师之一,她也从这里开启职业生涯。

余玉花直言,在很多世界一流学者的著作中,马克思主义的痕迹随处可见。

“在我整个职业生涯中,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。但是我一直反对,把马克思主义口号化、教条化,这也是马克思所反对的。”余玉花说,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》这节课,她给学生上了20多年。课堂上,她更注重对话和讨论。

“我讲的课源于教材,但一定是超越教材的。我不是照本宣科。我觉得关键是要把道理讲清楚,让学生感到有震动。讲道理,我想同学也能够听,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道理。”余玉花说,“我不奢望我的课让学生都能够入心入脑、永远记住。但是我想我的课当中,有那么一点,对学生有一点启示,我就很满足了。”

马克思信念支撑:从实际出发、尽教师本分

而在生活中,马克思主义思想也给以余玉花信念的支撑。

“我的身体一直不大好的,从小体质就比较弱。然后到黑龙江又得了这么一个病,我当时只有20岁,病退回来也很颓废、很悲观。”余玉花坦言,自己在瑞金医院看病时,看到跟自己进同一个门诊的都是坐轮椅的人,年纪都比自己大很多,有的还截肢了,心里其实很难过。

进入大学,阅读了马克思的著作、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以后,余玉花受到了很大的思想触动。

余玉花觉得,我们看待问题、看待生活,都要客观地看,而且要看自己在其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。也是在这样思想的影响下,“我做一件事情就是全力以赴,认真去做,尽自己能力去做,”余玉花说。

从1982年至今,余玉花一直坚守在华东师范大学德育教研室的岗位上。65岁之前,她每学期上课在200课时左右,如今延聘,学校要求每学期有72课时的工作量,而她本学期实际课时量已经超过了150。同时,她曾担任学校的妇女委员会主任,至今仍在领衔国家重大项目:爱国主义保障的法律体系研究和上海女性议题的课题研究。

“38年了,做这个工作,我觉得就是尽一份教师的本分。我一直秉持清清白白做人、认认真真做事,这是一份职业,就应该做好它。”谈及自己的教育生涯,余玉花这样说。

“我们这个职业和一般职业不一样,它的对象是我们的青年人、大学生、知识群体、国家未来的栋梁,而且我们又是在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。特别像马克思主义理论、思想道德宣传法律基础,都是在讲做人的道理。所以我觉得更要认真地把它做好。”余玉花表示。